-->
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帮助 勋章中心 道具中心
  • 4352阅读
  • 2回复
胡一宾 离线

级别: 管理员


  • UID3
  • 精华 35
  • 发帖1167
  • 金钱88145 RMB
  • 威望24278 点
  • 贡献值8888 点
  • 交易币8790
  • 好评度12796 点
  • 在线时间1261(时)
  • 注册时间2008-06-13
  • 最后登录2023-06-13
倒序阅读   只看楼主      0  发表于: 2008-06-20
更多操作

家谱堂号

    明清以来,祠堂成了宗族祭祀先祖、议决大事的重要场所。每个祠堂大凡都有自己的堂号,从某种意义上讲堂号是宗族的标志。堂号可分为两大类:一类为具有姓氏特徵的堂号,如王氏“三槐堂”、赵氏“半部堂”等;另一类是没有姓氏特徵的堂号,如“世德堂”、“崇本堂”等。具有姓氏特徵的堂号,其来源大都伴有寓于某些含义的典故,它重复出现于该姓氏的不同支族。没有姓氏特徵的堂号,大部分分别为某一支族特有或与其他宗族的堂号甚少重复,其馀少量的堂号则在同姓和异姓宗族中间着较高的重复出现率。而其他的堂号辅以姓氏、地域的限制,也能在判断宗族方面起一定的作用。如“世德堂”,丁、王、李、吴、何、沈、邵、周、胡、秦、徐、陆、陈、孙、黄、曹、许、张等数十个姓氏都有此堂号,而且同姓中的不同支派也有,出现的重复率极高,但加以姓氏、籍等条件限制,就可缩小范围。
我从哪里来?将向何处去?人类从未停止过这样的千古之问。寻根索源,为的是在最初的时光里,找寻另外一部分的自已。
胡铁华 离线

级别: 秀才


  • UID30
  • 精华 0
  • 发帖39
  • 金钱204 RMB
  • 威望77 点
  • 贡献值0 点
  • 交易币0
  • 好评度104 点
  • 在线时间4(时)
  • 注册时间2008-06-21
  • 最后登录2008-08-03
只看该作者      1  发表于: 2008-06-21
堂号的类别和特色
      “堂号”,本意是厅堂、居室的名称。因古代同姓族人多聚族而居,往往数世同堂,或同一姓氏的支派、分房集中居住于某一处或相近数处庭堂、宅院之中,堂号就成为某一同族人的共同徽号。同姓族人为祭祀供奉共同的祖先,在其宗祠、家庙的匾额上题写堂名,因而堂号也含有祠堂名号之含义,是表明一个家族源流世系,区分族属、支派的标记,是家族文化中用以弘扬祖德、敦宗睦族的符号标志,是寻根意识与祖先崇拜的体现。 [6qP;  
  堂号不仅书写于宅院厅堂、宗祠祖庙、族谱封面,而且也题写于店铺、字号、书斋别墅、文集书画及日常生活用具(如车舆、灯笼、钱袋、家什)上面,用以区分姓氏族别,作为本族标记。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实际意义。 X*) :N]  
  堂号,有广义和狭义之分。广义的堂号与姓氏的地望相关,或以其姓氏的发祥祖地,或以其声名显赫的郡望所在,作为堂号,亦称“郡号”或总堂号。同一姓氏的发祥祖地和郡望不同,会有若干个郡号。如李姓郡(望)号有:陇西、赵郡、顿丘、渤海、中山、江夏、范阳、汉中、代北、鸡田、柳城等30余个;王氏有:太原、琅琊、京兆、元城、汲郡等地38个;张姓有:清河、范阳、太原、京兆、南阳、中山、安定、河内等40余个。 G\AQql(f4  
  狭义的堂号,也称自立堂号,在同一姓氏之间,除广义的郡号之外,往往以先世之德望、功业、科第、文字或祥瑞典故,自立堂号,其形式多种多祥,五花八门,不胜枚举,若按每姓一个堂号来计算的话,全国至少有数千至一万个堂号,是姓氏文化中有待开发、整理、研究的资料宝库。 +' 4dP#  
  现依据各姓氏堂号的来历、特色、分为几大类型: Qt39H@c|z~  
  以血缘关系命名堂号 ->{WO+6(  
  中国的姓氏文化,首先表现出来的社会心态就是对血缘关系的高度重视,不仅同一姓氏使用相同的(一个或若干个)堂号,而且有血缘关系的不同姓氏,也会使用同一堂号。如著名的“六桂堂”,是闽粤一带洪、江、汪、龚、翁、方六个姓氏共用的一个堂号。据文献记载,这六个南方家族,虽然姓氏不同,但却是一个先祖所出的同一家族,追本溯源都是翁姓的后裔。 dPX>A4wp  
  以地域命名堂号 jd'R2e  
  地域观念命名的堂号,最为普遍,往往和各姓氏的郡望相关,也就是以郡号或地名作为堂号。如前述之陇西李、赵郡李、中山李,太原王、琅琊王、京兆王,清河张、安定张、河内张等皆是其例。再如诸葛氏,系出葛伯,望于琅琊,发祥地是山东诸城,后世遍布全国各地的诸葛氏,绝大多数都世代沿用琅琊的堂名。此外,如海氏的“薛郡堂”、陈氏的“颍川堂”、徐氏的“东海堂”、欧阳氏的“渤海堂”,以及呼延氏的“太原堂”、林氏的“西河堂”等,都是以地望为堂号。 tqC#_[~7  
  以先世的嘉言懿行为堂号 t!C-G+It  
  中国人向有慎终追远的美德,往往对先世祖宗的嘉言懿行深感自豪,以此命名堂号,千古留芳。如弘农杨氏“四知堂”、“清白堂”即是以东汉太尉杨震的美德作为堂号。据文献记载,杨震为东莱太守时,道经昌邑,县令王密深夜求见,以黄金十斤贿赂杨震。杨震严词拒绝说:作为故人知交,我对您是了解的,而您怎么对我的人品不了解呢?王密说:我深夜而来,无人知道这回事情。杨震回答说:此事天知、神知、我知、子知,怎能说是无人知晓?王密只好羞愧而退。杨氏后代子孙为尊崇和怀念这位拒腐蚀,不受贿的先祖杨震,便以“四知堂”、“清白堂”为堂号。 \./2Qc,  
  而范氏“麦舟堂”则是来自北宋名臣范仲淹济危扶困的典故。有次范仲俺遣子纯仁,至姑苏运麦,舟至丹阳,遇石曼卿无资葬亲,纯仁即以麦船相赠。纯仁回家后告知其父,深得范仲淹嘉许。故后世以此为典,以“麦舟堂”为堂号。 h"S/D[  
  以祖上的功业勋绩为堂号 oABPGyv  
 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,各个姓氏在不同历史时期,都涌现出一批功勋卓著,名垂青史的历史人物,后人往往以此作为堂号。如东汉名将马援,战功卓著,名闻遐迩,“马革裹尸”便是脍炙人口的历史典故。后因功封“伏波将军”,马氏后人中有一支便以“伏波堂”为堂号。楚大夫屈原曾任三闾大夫,屈氏遂以“三闾堂”为堂号。 Ik)Q0_<a  
  再如唐代宗时郭子仪,因平安史之乱,屡立战功,出将入相二十余年,是维系李唐王室的功勋大臣,被封为“汾阳王”。其后子孙繁衍遍布各地,多以“汾阳堂”为堂号。至今海内外郭氏子孙,也多以“汾阳郭氏”为荣。 ^/,yZ:  
  以传统伦理规范为堂号 <p .[E]a2_  
  在封建宗法社会,各个家族常以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为堂号,以劝戒训勉后代子孙。如李氏“敦伦堂”、张氏“百忍堂”、朱氏“格言堂”、任氏“五知堂”、刘氏“重德堂”、郑氏“务本堂”、周氏“忠信堂”、蔡氏“克慎堂”、许氏“居廉堂”等,都体现了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。在各氏自立堂号中,十分普遍。 7 [ji,.7  
  如唐代郓州寿张人张公艺,九世同居,麟德年间唐高宗祭祀泰山,路过郓州,至其家,问何以能九世同居,安然相处。张公艺于纸上连书百余“忍”字,道出其中诀窍全在于百事忍让。故名之为“百忍堂”。 l0 _O<  
  以祖上情操雅量、高风亮节为堂号 <a3XV  
  在封建社会中,有一批文人学士,才气横溢,品格清高,深为世人所推重。其后代族人也引以为荣。 )ISTb  
  如宋代著名理学家周敦颐,品格高雅,酷爱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清高品格,以所居之处为“爱莲堂”。其后人遂以此为堂号。晋代陶渊明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,遂辞官归里,赋“归去来辞”以明其志。因陶渊明号五柳先生,其后人以“五柳堂”为堂号。再如唐代大诗人李白,自号“青莲居士”,李氏族人中遂有“青莲堂”堂号。 Ww4G  
  以祥瑞吉兆为堂号 9?6$ 2I  
  古代人对祥符瑞兆十分重视,常认为是上天预示吉祥的征兆,往往以之为本族堂号。如宋代王祐曾手植三槐于庭院,言其子孙必有位居三公者(古代百官朝会,三公对槐树而立,故以三槐象征三公),其子王旦果然位列宰相,当政十余年,深为朝廷寄重。其后人便以“三槐堂”为堂号,成为中国王姓中名人辈出的名门望族,与太原王氏、琅琊王氏并列为王氏三大支派。 KPqI(  
  以先世名人的厅堂别墅为堂号 >GRuS\B  
  为表示对同姓先世名人的仰慕之情,各姓中常以其厅堂、居处为堂号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,晚年隐居洛阳香山,号香山居上,其后人便以“香山堂”为堂号。 l!' iLq"K(  
  再如唐代宰相裴度,以宦官当权,时事已不可为,乃自请罢相,在洛阳午桥创建别墅,起造凉亭暑馆,植花木万株,绿荫如盖,名为“绿野堂”。裴氏一支遂有“绿野堂”之堂号。 Z%Kj^ M  
  以家族中科举功名为堂号 oI/ThM`=q  
  在封建社会,一些名门望族人才辈出,科第连绵,为世人称羡,遂以之为堂号。如唐代泉州人林披,有子九人,俱官居刺史(俗称州牧),门庭显赫,世人敬仰,这支林氏遂以“九牧堂”为其堂号。再如宋代临湘人徐伟事母至孝,隐居教授于龙潭山中,有子八人,后皆知名,时称“徐氏八龙”,后人即以“八龙堂”为其堂号。 Z:Am\7 I  
  以垂戒训勉后人的格言礼教为堂号 7QFEQ}  
  此类堂号在各姓氏自立堂号中较为普遍。如“承志堂”、“务本堂”、“孝思堂”、“孝义堂”、“世耕堂”、“笃信堂”、“敦伦堂”、“克勤堂”等等。 y>PbYjuIU  
  以良好祝愿为家族堂号 'm:B(N@+  
  此类堂号也较为常见。如“安乐堂”、“安庆堂”、“绍先堂”、“垂裕堂”、“启后堂”等。 :]jtV~E\  
  以封爵、谥号或旌表为堂号 =? aB@&  
  此类堂号为历代朝廷或地方政府封赏、恩赐、旌表而来。如“忠武堂”、“忠敏堂”、“节孝堂”、“孝义堂”等等。 >f/g:[  
  总之,堂号作为家族的徽号和别称,不仅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和血缘内涵,而且带有浓厚的封建宗法色彩,既是对某一姓氏家族特色的高度概况,也是当时社会形态的反映。同样具有区分宗支族别、血缘亲疏的社会功能。它的产生、发展,多与修族谱、建宗祠、祭祀祖先、宗亲联谊活动同时进行。
胡铁华 离线

级别: 秀才


  • UID30
  • 精华 0
  • 发帖39
  • 金钱204 RMB
  • 威望77 点
  • 贡献值0 点
  • 交易币0
  • 好评度104 点
  • 在线时间4(时)
  • 注册时间2008-06-21
  • 最后登录2008-08-03
只看该作者      2  发表于: 2008-06-21
趣话堂号文化
      在旧时中国各姓祠堂正门上方,往往有一块牌匾,上面写着 “××堂”。在海外的宗亲社团和各姓联谊会所,也往往挂有写着“××堂”的灯笼和牌匾。这就是中国人的堂号。 ; & +75n  
  简单地说,堂号就是祠堂的名称、称号。堂号不仅仅是用在祠堂,还多用在族谱、店铺、书斋及厅堂、礼簿等处;也有用在生活器具上的,如在斗、口袋、钱袋、灯笼等上面大书堂号,以标明姓氏及族别。凡看重自己的姓氏和族属的人,都不会忘记本族世代相传的堂号。不仅汉族,许多迁居内地的其他少数民族,如匈奴的呼延氏(太原堂)、回纥族的爱氏(西河堂)、蠕蠕族的苕氏(河内堂)等,内迁后接受了汉文化,也有以其繁衍地的郡名或祖上业绩之典故作堂号的。 mYX) =B{  
  溯本追源、寻根访祖,有些堂号还蕴含着有趣的故事,这些故事,往往都极富有教育意义,能使族人缅怀先祖,激励斗志,奋发图强。现采撷几则以飨读者: Dh <e9s:  
  例如王姓书“三槐堂”,或匾以“槐荫启秀”。其故事出自《宋史•王旦传》:王旦父,以文章显于后汉、后周之际,事太祖、太宗为名臣。尝谕杜重威使无反汉,拒卢多逊害赵普之谋,以百口明符彦卿无罪,世多称其阴德。手植三槐于庭,曰:“吾之后世,必有为三公者,此其所以志也。”后来,他的儿子王旦果然做了宰相,当时人称“三槐王氏”,在开封建有王家的三槐堂。王植三槐,是借用三槐喻三公典故。《周礼•秋官•朝士》有“面三槐,三公位焉”的记载,说是周朝宫廷外种三棵槐树,三公朝见天子,在这里站立。三公是朝廷中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,周代时以太师、太傅、太保为三公。文学家苏轼,同王旦之孙王巩是朋友,曾应王巩的请求写了一篇《三槐堂铭》,广为流传。 X9wi:  
  谢姓“宝树堂”,出自东晋谢安与堂侄谢玄在淝水之战中,以寡敌众,大破前秦苻坚的大军,扭转了东晋的危险局势的故事。谢玄曾说:“芝兰玉树,生于庭阶。”玉树即宝树,意思是说谢家的子弟人才很多。后世文人常用“宝树”作典故,以喻子弟贤俊。王勃《滕王阁序》有“非谢家之宝树,接孟氏之芳邻”的句子。谢氏族人以“东山”、“宝树”作他们的堂号。 w:v:znQrW  
  张姓门前夸耀的,是“百忍遗风”,他们常以“百忍”为堂号。有言道“百忍成金”,这中间包含着累世同居的故事。《旧唐书•孝友传•张公艺》:郓州寿张人张公艺,九代同居。北齐时,东安王高永乐诣宅慰抚旌表焉。隋开皇中,大使、邵阳公梁子恭亦亲慰抚,重表其门。贞观中,特敕吏加旌表。麟德年间唐高宗祭祀泰山,路过郓州,亲自到他家中,询问他怎样保守家业、和睦同族。张公艺写了 100多个“忍”字作答,高宗皇帝感动得流下眼泪。“百忍”之中虽有几分辛酸在,但能感动穿龙袍的万岁,也是值得荣耀的事。中国古代推崇累世同居、几代同爨、长幼有序的大家庭。于是,张姓人家以“百忍”为堂号,铭门额,因循成为惯例。唐玄宗做生日,群臣多数进贡奇珍异宝,惟独张九龄呈献《千秋金鉴录》五卷,得到玄宗皇帝的嘉奖赐书褒扬,其族人便以“金鉴”为堂号。 v_ h{_b8  
  杨姓为“四知堂”,出自“杨震举王密,不受四知金”典故。杨震,东汉人,历任荆州刺史、东莱太守等职。有一个叫王密的人受到杨震器重,当上了昌邑令。一日夜,王密怀揣重金谒见杨震,欲以报答,震曰:“天知,神知,我知,子知。何谓无知?”密愧而出。故“四知”便成了杨姓堂号。 (%, '  
  周姓人家常名“爱莲堂”,是因名篇《爱莲说》出自宋代名儒周敦颐。《爱莲说》通篇百余字,情真意长,说莲喻人,可以说达到了一种极致。周敦颐以后,周姓人家以“爱莲”为堂号,不仅引《爱莲说》为自豪,还旨在以“花之君子”来自励。 IgJC>;]u  
  赵姓“半部堂”,出自宋朝开国宰相赵普“半部《论语》治天下”的典故。刘姓“明德堂”,出自刘邦明德治天下的史传。 M$9h)3(B  
  唐代宰相裴度,因为宦官当权,自己受到排挤,乃自请罢相,在洛阳午桥建别墅,起造凉亭暑馆,植花木万株,绿荫如盖,命名为“绿野堂”。后来裴氏有一支就以“绿野堂”为堂号。 y0]O 6.{  
  田姓有一族的堂号为“紫荆堂”。“紫荆”典故出自南朝梁吴均的《续齐谐记•紫荆树》,书中记载着这样一个传说:汉代田真,与弟田庆、田广分家析产。堂屋前有一棵紫荆树长得茂盛,兄弟三人商量,明日将把树锯成三截。第二天,紫荆树枯死。田真走去一看,大惊失色,对两个弟弟说,树本同根,听说要被锯成三截,所以枯死了,真是人不如树呀!于是,兄弟三人决定不分家,也不锯树了。说来也怪,那株紫荆树也马上变得枝叶繁茂了。 @RW%EXKt  
  柯氏“瑞鹊堂”。北宋神宗时,南安人柯述(或说是晋江人)曾奉命赴漳州赈济饥荒,有两只喜鹊栖于厅堂。传说当柯述离漳时,百姓手攀车子,不忍其离开,双鹊飞翔数十里,喧噪彷徨不忍离去。泉州柯氏便以“瑞鹊”为堂号。 IuD<lMeJ J  
  范氏“麦舟堂”,来自北宋名臣范仲淹济危扶困的典故。有次范仲淹遣子纯仁,至姑苏运麦,舟至丹阳,遇到石曼卿无资葬亲,纯仁即以麦船相赠。纯仁回到家中后告知其父,深得范仲淹嘉许。故范氏后代以此为典,用“麦舟堂”作为其堂号。 SF7 Scd  
  游姓“立雪堂”,出于立雪程门的故事。此宋游酢与杨时一起拜见理学大师程颐,程颐正瞑目而坐,游酢和杨时侍立等待,等到程颐醒来,门外降雪盈尺。游姓人家以“立雪”为堂号,表示要世代弘扬尊师好学的传统美德。 y 6< tV.  
  戴姓有一支家族的堂名为“礼经堂”。“礼经”,指汉代戴德删《礼记》为八十五篇,称大戴《礼记》;其侄戴圣又删为四十九篇,为小戴《礼记》。 *ni|I@8  
  艾姓“爱民堂”,出自宋朝吴兴令艾若纳爱人民,恨恶吏。他在桌旁写了一幅座右铭:“爱民如恤血,挞吏胜看经;棒折胥吏手,何劳诵《大乘》?” qMOD TM~+  
  一姓几支,各有堂号的例子也是有的。山东章丘的孟家是经商的巨贾,孟氏兄弟分立门户后,各建本支堂号,于是绸缎布料店,便有了开“瑞增祥”的“容恕堂”,开“瑞蚨祥”的 “矜恕堂”,开“瑞林祥”的“慎思堂”。孟姓的这些堂号,均选自孟子言论。 iL<O|'be  
  廖姓堂号有“果烈堂”,从三国廖化做事果敢刚烈而来;“紫桂堂”因宋代廖君玉在桂山建书房命名而来。 39#>C~BOl  
  其他如钱姓“彭城堂”、吴姓“三让堂”、 瞿姓“八桂堂”、 陈姓“三益堂”、郑姓“玉麟堂”、丁姓“御书堂”、贾姓“积善堂”、毛姓“保德堂”、彭姓“述古堂”、黄姓“怀德堂”、韩姓“昼锦堂”、鲁姓“三异堂”、毕姓“崇德堂”、颜姓“福圣堂”、高姓“聚庆堂”、马姓“伏波堂”、白姓“香山堂”等,各有其典故。 4+"SG@i`W  
  堂号源远流长,出之有典,代代相传,是各个姓氏编纂家谱的主要依据。同姓同宗者堂号一致,同姓不同宗则异。亦有异姓异宗而堂号相同者,天下不尽统一。 n9DFa3  
  近年来,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华人寻根热潮的兴起,许多大陆宗祠被恢复,族谱被续修,因此,堂号再一次被人们抬了出来。不过,今天的堂号,已经没有了宗族主义的负面作用,有的只是给人们寻根问祖、缅怀先祖、激励后人的积极意义。特别是对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、凝聚力,对于中华民族的大团结,堂号都必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。 eH6cBX#P.  
        作者:王永宏    (来源:百度网页)
描述
快速回复

验证问题:
来潮始祖姓名? 正确答案:胡道夫
 回复后跳转到最后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