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人三姑六舅,对本祖一脉上下或亲戚关系称畏有严格的规定,在现实中曾经出现过这样一个难题,一个上下差7代的晚辈不知道如何称呼比自己大8辈的长辈,出现令人难堪的场面。有人根据中国《汉语大辞典》、汉的《尔雅·释亲》和《春秋公羊传·庄公四年》等史书考证确定了中国人本族内“上下九辈”的称呼: 7(plHW|
g\A kf
上按次序称谓:生己者为父母,父之父为祖,祖父之父为曾祖,曾祖之父为高祖,高祖之父为天祖,天祖之父为烈祖,烈祖之父为太祖,太祖之父为远祖,远祖之父为鼻祖。即:父、祖、曾、高、天、烈、太、远、鼻。书中说:因人怀跆,鼻先受形,故鼻祖为始祖。 kJk6lPSqi7
Cd'`rs}3
下按次序称谓:父之子为子,子之子为孙,孙之子为曾孙,曾孙之子为玄孙,玄孙之子为来孙,来孙之子为仍孙,仍孙之子为云孙,云孙之子为耳孙。即:子、孙、曾、玄、来、弟、仍、云、耳。“耳孙者,谓祖甚远,仅耳目闻之也”, “远祖者,几世乎,九世矣。”为证也! b/6!>qMMk%
J|.n bSE
Ck>{7Gw
附: cg).b?g
01 父为考,母为妣。 v0u, :eZ4
aU?HIIA
02 父之考为王父,父之妣为王母。 y1_z(L;I
91\]Dg
03 王父之考为曾祖王父,王父之妣为曾祖王母。 :7[4wQDt4
2f0qfF
04 曾祖王父之考为高祖王父,曾祖王父之妣为高祖王母。 '@G=xYR
?G<.W[3
05 父之世父、叔父为从祖祖父,父之世母、叔母为从祖祖母。 u`Abko<D
A#Ne07d
06 父之晜弟,先生为世父,后生为叔父。 O%*:fd,o-
='Fh^]*5
07 男子先生为兄,后生为弟。 Z Is=%6""&
XkEE55#>|
08 谓女子,先生为姊,后生为妹。 LtVIvZie
DW>|'w %
09 父之姊妹为姑。 >bbvQb+j
J L!
:`#\
10 父之从父晜弟为从祖父,父之从祖晜弟为族父。 'tn-o
3e ?J#;
11 族父之子相谓为族晜弟。 V|j{#;
9?zi
12 族晜弟之子相谓为亲同姓。 -h%1rw
Zr|z!S?aSC
13 兄之子、弟之子,相谓为从父晜弟。 v%E~sX&CG
sM6o(=>
14 子之子为孙,孙之子为曾孙,曾孙之子为玄孙,玄孙之子为来孙,来孙之子为晜孙,晜孙之子为仍孙,仍孙之子为云孙。 TxvvCV^
5 nS}h76mZ
15 王父之姊妹为王姑。 ?F/)<r
y7U?nP ')+
16 曾祖王父之姊妹为曾祖王姑。
Y_,Tm
o|Kd\<rY
17 高祖王父之姊妹为高祖王姑。 sj8lvIY5
$8WeWmY
18 父之从父姊妹为从祖姑。 6oy[0hj
pz ~REsx
19 父之从祖姊妹为族祖姑。 %6cbHH
Hh`HMa'q
20 父之从父晜弟之母为从祖王母。 5Mz6/&`
qx";G
21 父之从祖晜弟之母为族祖王母。 e {805^X}
7_CX6:
22 父之兄妻为世母,父之弟妻为叔母。 !P@4d G
8T}Dn\f
23 父之从父晜弟之妻为从祖母,父之从祖晜弟之妻为族祖母。 +Y"HbNz
S t;@ZV
24 父之从祖祖父为族曾王父,父之从祖祖母为族曾王母。 7_c/wbA#me
]6@6g>f?
25 父之妾为庶母。 {+jO/ZQu5
-7(,*1Tk
26 祖,王父也。 }.N~jx0R
e`bP=7`0
27 晜,兄也。 ──宗族。 X6so)1jJ
Wiere0 2*
28 母之考为外王父,母之妣为外王母。 rp,Us#>6
_|wnmeL*
29 母之王考为外曾王父,母之王妣为外曾王母。
EnP>
&}!AjA)
30 母之晜弟为舅,母之从父晜弟为从舅。 :uB(PeAv*
c!]Q0ib6
31 母之姊妹为从母。 >6Ody<JPHP
:Ny^-4-N
32 从母之男子为从母晜弟,其女子子为从母姊妹。 ──母党。 dfWtLY
Y
lhKP;
33 妻之父为外舅,妻之母为外姑。 Rh%C$d(
$%.,=~W7
34 姑之子为甥,舅之子为甥,妻之晜弟为甥,姊妹之夫为甥。 k%?qN,Cl
?eDZ-u9)
35 妻之姊妹同出为姨。 (N?nOOQ
ih(A l<IS
36 女子谓姊妹之夫为私。 P#-p*4
7}puj%JS
/
37 男子谓姊妹之子为出。 349BQ5ND
I|.
<
38 女子谓晜弟之子为侄,谓出之子为离孙,谓侄之子为归孙。 to(lE2`.da
9v?
rNJs
39 女子子之子为外孙。 x\aCZ
z
LZHVvL3
40 女子同出,谓先生为姒,后生为娣。 [i8Ju
~WKWx.ul
41 女子谓兄之妻为嫂,弟之妻为妇。 qflOi8
E'^ny4gL
42 长妇谓稚妇为娣妇,娣妇谓长妇为姒妇。 ──妻党。 .$a|&P=S
0y3C
/>a
43 妇称夫之父曰舅,称夫之母曰姑。 jKb4d9aX
d"OYq
44 姑舅在则曰君舅、君姑;没则曰先舅、先姑。 @YbZ"Jb
GC7W7B
45 谓夫之庶母为少姑,夫之兄为兄公,夫之弟为叔,夫之姊为女公,夫之女弟为女妹。 Wn&9R
j
o ]@'R<F(u
46 子之妻为妇,长妇为嫡妇,众妇为庶妇。 bJ^Jmb
Qq3>Xv <
47 女子子之夫为壻,壻之父为姻,妇之父为婚。 mNKcaM?h
R{UZCFZ
48 父之党为宗族,母与妻之党为兄弟。 N9 TM
fE1VTGfd:
49 妇之父母、壻之父母,相谓为婚姻。
+Ou<-EQV
*0x!C8*`Xe
50 两壻相谓为亚。 +2g
}wH)l
2Ws'3Jz
51 妇之党为婚兄弟,壻之党为姻兄弟。 &"d
:+!4h
d#|%h]
6
52 嫔,妇也。 `.3{
~toR)=Yv
53 谓我舅者,吾谓之甥也。 ──婚姻。 uoTc c|Kc
CPcB17!
: eFyd`Syw
附:血系/远亲称呼大全 8\rAx P}=
直系血亲 't+'rG6x
父系 uvJmEBL:
曾曾祖父--曾祖父--祖父--父亲 &neB$m3y
曾曾祖母--曾祖母--祖母--父亲 TecWv@.
母系 T[kS;-x
曾曾外祖父--曾外祖父--外祖父--母亲 emI F{oP
曾曾外祖母--曾外祖母--外祖母--母亲 XwDt8TxL
儿子:夫妻间男性的第一子代。 A u"BDP
女儿:夫妻间女性的第一子代。 g=jB'h?
孙:夫妻间的第二子代,依性别又分孙子、孙女。 @./@"mR<
曾孙:夫妻间的第三子代。 y(X^wC
玄孙:夫妻间的第四子代。 00pe4^U
MUUhg
旁系血亲 V$bq|r
父系 6W9lKD_i
伯:父亲的兄长,也称伯伯、伯父、大爷 R~BFZF>:
大妈:大爷的妻子 =yZ6 $ hK
叔:父亲的弟,也称叔叔、叔父 CEJqo8ds
婶:叔叔的妻子 zqxN/H]z
姑:父亲的姊妹,也称姑姑、姑母 +>Pq]{Uf1j
姑夫:姑姑的丈夫 3:bP>l!
母系 WF-^pfRq~
舅:母亲的兄弟,也称舅舅 wcW7k(+0
舅妈:舅舅的妻子 7>f)pfLM
姨:母亲的姐妹,也称阿姨、姨妈 pV*d"~T
姨夫:姨的丈夫 vHN/~k#
父系 )kIjZ
曾曾祖父--曾祖父--祖父--父亲 K0\`0E^,
曾曾祖母--曾祖母--祖母--父亲 VVqpzDoXG
母系
&?#
YjU"
曾曾外祖父--曾外祖父--外祖父--母亲 c=aVYQ"2
曾曾外祖母--曾外祖母--外祖母--母亲 qdo_YPG
儿子:夫妻间男性的第一子代。 wlpcuz@
女儿:夫妻间女性的第一子代。 l $0w 9Z^
孙:夫妻间的第二子代,依性别又分孙子、孙女。 zS'{F>
w
曾孙:夫妻间的第三子代。 A>6_h1
玄孙:夫妻间的第四子代。 |Elz{i-
<7o@7r'0
旁系血亲 zC`ediyu
父系 7%W@Hr,%F
伯:父亲的兄长,也称伯伯、伯父、大爷 WnhH]WY
大妈:大爷的妻子
\6!s";=hQ
叔:父亲的弟,也称叔叔、叔父 ?f*>=;7=
婶:叔叔的妻子 0%qM`KZC
姑:父亲的姊妹,也称姑姑、姑母 )h1 `?q:5
姑夫:姑姑的丈夫 J9P\D!
母系 ;}'Z2gZB
舅:母亲的兄弟,也称舅舅 d>wG6Z, |
舅妈:舅舅的妻子 c
6/lfgN
姨:母亲的姐妹,也称阿姨、姨妈
3v3`d+;&
姨夫:姨的丈夫 \~.elKw<U
姻亲 V o%GO9b;
丈夫:结婚的女人对自己伴侣的称呼 H>wXQ5 ?W;
媳妇:结婚的男人对自己伴侣的称呼 M7ug<
8i
公公:丈夫的父亲,也直称爸爸 o3HS|
婆婆:丈夫的母亲,也直称妈妈 |
;R-q
8
丈人、岳父:妻子的父亲,也直称爸爸 S"/gZfxer
丈母娘、岳母:妻子的母亲,也直称妈妈 u zL|yxt
儿媳:对儿子的妻子的称呼 4F+G;'JV
女婿:对女儿的丈夫的称呼 4MRN{W6
嫂子:对兄长妻子的称呼 VM+l9
z>
弟妹、弟媳:对弟弟妻子的称呼 ,irc=0M(
姐夫:对姐姐丈夫的称呼 ~zDFL15w
妹夫:对妹妹丈夫的称呼 qWJap-hb
妯娌:兄弟的妻子间互相间的称呼或合称 EGjzjuJu{
连襟:姐妹的丈夫间互相间的称呼或合称,也称襟兄弟 M1I4Ot
大姑子:对丈夫的姐姐的称呼 SDO~g ~NTp
小姑子:对丈夫妹妹的称呼 j#${
L6
大舅子:对妻子哥哥的称呼 ' wKTWmf?\
小舅子:对妻子弟弟的称呼 ^+Njz{rpG